1.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精选 >内容

为什么章鱼喜欢钻瓶子

被称为目前最聪明的海底生物章鱼,究竟有啥特别之处?

在加勒比海浮潜拍摄时,一位网友经过一片海藻后,发现有一个地方突然动弹不得,该网友立即停下仔细观察,看了半天才发现这里面有一个善于隐藏自己的“伪装者”。其肤色与周围环境几乎完全相同,若不是刚它一晃,几乎不可能被发现。

网民边拍摄边试着慢慢接近它。好像觉察到有人在靠近,它立刻变回原来的肤色,睁眼警觉地注视着,只要该网友有进一步的动作或伤害它,它就会拼命地逃跑。这让该网友立即停下脚步,不再前进,但并未停止拍摄。

网民们把镜头慢慢拉近,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张“伪装者”的脸,但因为它几乎把自己的下半身藏在海草里,只能观察头部还真看不出它是什么动物,更让人觉得更加奇怪。就在这时,它突然又开始移动。

结果证明这是一条变色的章鱼。有人说,其实大部分的章鱼都很善于隐藏自己,它们在海底的活动也一直都是非常隐蔽,非常小心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调整自己的颜色,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但有一点很奇怪,那就是章鱼本身对颜色的识别能力并不强,也就是说,他们是一种色盲,他们怎么能分辨出周围的颜色从而隐秘呢?

根据专家研究发现,章鱼虽然是色盲,但对光线的感觉却特别好。色彩无法用眼睛识别,环境分析只能用光的感觉。此外,章鱼的大脑与人类非常相似,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之一。但章鱼一般都喜欢在器皿上钻孔,因此有些渔夫会特意拿出一些瓶子来捕捉章鱼。有时候,即使你丢了一个排水管,也可以把一条章鱼捞上来。


捕捞章鱼罐子叫什么

小泥罐。

小泥罐是捕捞章鱼的**工具。

渔民们利用章鱼喜欢钻洞穴的这种习性,把一个个罐子钻上孔,用绳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鱼见到了泥罐,都争先恐后地往里钻,结果就轻而易举地被捕了,庞大的章鱼就这样成为人们餐桌上鲜嫩可口的美味。

鉴于章鱼有钻器皿的嗜好,人们常常用瓦罐、瓶子一渔具捕捉章鱼。日本渔民每天早晨将各种形状的陶罐拴在长绳子上沉入海底。过一段时间,渔民们将陶罐提上来,这时,只要往罐中撒一点盐,顽固不肯从罐中出来的章鱼就会出来。

印度渔民使用大海螺壳采取同样的方法。他们往往将八九百只大海螺壳织成捕捉网,每天可捕到二三百条章鱼。古巴渔民则用风螺壳来诱捕章鱼。突尼斯渔民把排水管扔到海底,也能捕捉到章鱼。


八爪鱼有怎样的习性?

爱子心切,这是章鱼的一个固有习性。它对子女爱护备至,体贴人微,甚至累*也心甘情愿。每当繁殖季节,雌章鱼就产下一串串晶莹饱满的犹如葡萄似的卵。从此,它就寸步不离地守护着自己心爱的卵,而且经常用腕翻动抚摸它们,并从漏斗中喷出水来挨个儿冲洗。等到小章鱼从卵壳里孵化出来,这位慈母还不放心,惟恐自己的孩子被其他海洋动物欺侮,仍然不肯离去。以至**变得十分憔悴,有的因过度劳累而*去。章鱼的肉味鲜嫩可口。渔民们根据章鱼喜欢钻人贝壳的习惯,常常在贝壳上钻个洞,用绳串在一起沉到海底。待章鱼钻进去安了家,再抓住绳子往上拉。这样,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捕到一些章鱼。


章鱼吃什么

章鱼一般以海洋软体动物和贝类及甲壳类动物为食,比如海蛞蝓,牡蛎,虾、蟹,有时候也吃比自己小的同类。捕食是章鱼的主要活动,也是它们以惊人的速度生长的秘密。长到2—3岁时,章鱼会过度进食,达到成年体型,即由直径20厘米长到直径3米。

章鱼为温带性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下,适应水温不能低于7℃,海水比重1.021最为适宜,低盐度的环境会**。能摄食大型动物性浮游生物而成长。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热带及温带海域。

章鱼的嗜好

章鱼对各种器皿嗜好成癫,渴望藏身于空心的器皿之中。章鱼不只爱钻瓶罐,凡是容器,它都爱钻进去栖身。人们在英吉利海峡打捞出一个容积为9升的瓶口直径不足5厘米的大瓶子,发现里面藏着一条身粗超过30厘米的章鱼。

在距法国马赛不远的海底发现的一艘古希腊时期的沉船货舱中,装满了盛面用的双耳瓶和大型水罐,几乎每只里都有一条章鱼。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di365.com/zonghejingxuan/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