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功放几个意思?传说中的7.1声道?
这功放几个意思?传说中的7.1声道?
这是个5声道功放。(不是7声道)这个功放是8个大接线柱,只有4个可以接2个大音箱。
A或B组是切换使用的—只能使用A,组4个接线柱,或切换到B组接2个音箱使用。
下面是右边可能是2个环绕声音箱,左边是接一个中置音箱。5声道比7声道好,2声道比5声道好—声道少(功放集成数量少),功放质量就高,功率、音质都好很多。如果2声道功放价格2千,5声道功放价格5千,7声道功放价格7千,那么这几个功放每一个声道价格成本就是一样的,输出功率,音质就可以完全一样。因为5.1就是 5声道功放,一个功放里面集成了5个单声道功放—需要接5个音箱7.1就是7声道功放,一个功放里面集成了7个单声道功放—需要接7个音箱。
2.0就是2声道,一个功放里面集成了2个单声道功放–只需要2个音箱。
为什么功放做得这么复杂?
1其实家庭影院用的功放,相对比普通功放内部要复杂一点。2功放做的大,不只是因为散热问题。
3数字功放可以做的很小巧。
先说家庭影院功放为什么复杂。家庭影院功放又称为AV功放,为了还原声场效果,一般都是五声道,七声道输出。并且配有解码器。例如AC-3解码,杜比环绕解码,还配有数码声场处理器(dsp)用来仿真实现各种场景音效。
而且连收音功能都配上了,卡拉OK电路,还有多路音频输入输出接口等众多功能。所以家庭影院功放比普通功放多了很多原件,例如,普通两声道功放,功率放大,两组就可以了。av功放,杂七杂八的七个声道。
普通功放只需要一个简单的信号处理就可以了,av功放要各种解码,声场效果,前置放大,等众多复杂功能。先看一张两声道功放图, 是不是很简单,有压缩空间。但是为了达到器材标准尺寸,所以内部空间没有过多压缩。
还很宽敞,单层电路板,两声道放大,一款主板解决。在看看av功放先看散热器那一排功率管。一个声道最少两支。
看看后面功放输出的接线柱,一大排。这是近几年集成度高的AV功放了,数字电路,双面多层印刷电路板,各种芯片都高度集中,内部空间好多了。拆前些年进口的功放,见面音频处理板一排一排的,无从下手。可以看出来av功放做的大,并不是因为散热问题,而是功能问题。
当然也有的av功放做的简单的,就单纯的五声道功放,主声道分立元件,其他声道用功放芯片。所有功能一律全精简。说白了就是山寨货色。再看看舞台功放(后级)两声道,为什么不能做的小的原因,散热只是一部分。
看看内部图,就两个声道。但是功率大,两声道上千瓦的输出功率。如上图,一左一右两块功率板。由于输出功率大,所以后级必须采用更多的功率管。
一声道几十只功率管也是正常的!为了提高电源质量,变压器巨大,整流滤波也巨大。总之上千瓦的功率,都从这里面出来,所以用料自然不会薄的。同体积的功放,内部自然紧凑一些。
另外几十公斤的重量不是吹的!真材实料!**看看一个小的数字功放 怎么样,内部宽敞多了吧。如果采用开关电源,还可以做的更小。当然这个功率也不太大的。
但是操作**简单! 先前原来不管什么功放都是挺简单的,因为音频放大电路不能超过二级,最理想是二级(**放大会产生严重失真),一级前置音频电压放大和后级功率放大再加一个简单不能再简的负反馈电路改善音质,前面再加上一些各种插座(口)如唱机,话筒,收音则用一个转换开关连接,最多在这些前置输入电路加一些简单阻抗匹配用电阻电容,电源和输出则都是货真价实的,份量挺沉,音质也比较纯,后来一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陆续加入杜比系统等,无线电杂志在当时也每期有各种功放改善音质的功能文章介绍,随着 ** 发展产品功放也慢慢进入家庭,名字也改叫 家庭影院功放又叫Av功放,输出根据配置喇叭分为多声道输出,再加上各种解码器等各种听起来复杂的功能,实际上人的耳朵听觉除少数人外,一般来说对声音细节比较迟钝的,有许多加上去功能在仪器上能观察刭曲线变化,但人耳不一定能觉察到,许多功能确实是加了,但多数是为了商业宣传,你说现在买来的功放机上面那么多的按钮,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和运用,现在多数器件都集成化了(巿场上有许多集成块音质不好,好的集成块都是一些大的品牌厂自行研发的),加上也化不了多少成本。倒是电源和输出变压器(指胆机输出)做得好坏是判断一个功放的关键,有的功放标着输出100W甚至300W而电源变压器看上去极限也就30W你说能输出100W吗? 还有一个是喇叭,再好的功放没有一对好的喇叭与其匹配也不能显示它的好坏。 另外,当时功放开始流行时,还 时尚 流行煲机什么的讲得很神奇,说什么经过煲机才能发挥功放的**作用,我也是一头雾水,煲机是有一点作用,但没有说的那么神奇,关键是器材选择,为什么有许多发烧友都选择自己动手,就是把好的器材搭配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出低音厚重,高音细腻具有穿透力,中音通透的音色来,而且功率要做得大一点,工作时把音量调到整机输出功率1/10或1/6那音色效果会更出色。 音频功率放大器看上去功能按钮很多,显得有些复杂。
其实它不仅是功放,还有前级预置,输入选择,声音处理,均衡处理等电路集成在里面。实际上是一台合并式功放,只不过在家用发烧音响设备中不这么叫,改叫HIFI功放。 功能虽多,但实际使用中能用上的不多,因为调整相对复杂,有些难度,调不好还不如不用。
音响这东西不就是“发烧”嘛,所以在“玩”的过程中逐渐提高水平,如果太简单了,也就没得“玩”了,你说是不是?所以复杂一些才有更好的市场表现,当你“玩”了一段期间后,发觉也没那么复杂,就是快“玩”透了,不就又捉么着升级买更好的的了吗,这就是功放做的复杂一些的道理。 功能多元件就多,自然做的就复杂了。早期我们玩功放的时候,就是找二个或者四个灯管,自己绕线圈做变压,连外壳都没有,二个灯管露在外面,衬着二个大变压。晚上灯一关,开机,看着微微发亮的灯光,大伙边吸烟喝茶,享受自己的成果。
功放不复杂。原理就是把毫安毫伏级的音频交流信号放大到能推动扬声器的瓦数级的电力。最简单的就是一个功放管加一个输出变压器,若干电阻电容。
功放管工作在甲类状态。所谓工作甲类状态就是。
功放7路5.1声道中的7路是什么意思?
5.1是五声道(五个功放)也是五路输出,接五个书架音箱。7.1是七声道(七个功放)也是七路输出,接七个书架箱。
一样的价格3000元一台 2.0功放(两个功放)一个功放成本就是1500百元!用料就好很多,输出功率就比较大!如果3000元做五声道功放,一个功放只有600元成本,用料差一大半,输出功率也差一大半!失真大,人声差,低音散。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di365.com/shenghuojiqiao/4291.html